本网讯(通讯员 王春晓)“成为一名优秀的公诉人是我最初的梦想,无论处于什么境遇,这个梦想从未改变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觉得,这不是一个故事的结束,而仅仅是一个开始。”
这是硚口区检察院一级检察官徐英在第七届全国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结束后的感言。在此次比赛中,徐英荣获“全国优秀公诉人”称号。
2008年10月,徐英来到硚口区检察院工作。从那时起,她便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公诉人。十二年来,徐英一直奋战在公诉一线,办理了各类刑事案件一千余件,从一名懵懂大学生变成了业务能手。“全国优秀公诉人”荣誉便是对她工作最好的认可。
“除恶务尽”办理大案
“从接手每一个案件到形成最终的案卷报告,基本上每个都要写五六千字。算算平均办案数,一年差不多经手一百多个案件。这样算下来,我一年也写了七八十万字呢。”
徐英所办案件不仅多而且难,其中不乏贪污腐败、涉黑涉恶等一大批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案件。一起36人特大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的办案团队中,就有她的身影。
如何依法严惩黑恶势力,把案件办成铁案?作为该案的主办检察官之一,徐英有一本厚厚的办案笔记,“黑社会组织的体系都比较庞大,从组织、领导者,到骨干、积极参加者,该案涉及的被告多达36人,涉案人数众多且遍布全国各地,要理清这些人员之间的关系及往来犯罪情节,本身就是一项大工程,况且这个案件时间跨度长达20年,全案案卷多达1300余册,案情极其复杂。”徐英说。审查起诉中,她和专案组成员们开启了长达150余个昼夜的“白加黑、五加二”超常规办案模式。尽管那时她刚手术不久,身体尚未恢复,但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和大家一起埋头于成箱的案卷材料中,仔细梳理案件事实和证据,反复推敲问题、疑点,提出补充侦查意见100余条,最终形成10万余字的审查报告。之后,她又和其他公诉人一起制作了近10万字的庭审预案,参与整理涉黑案程序或质证方面的49个共性问题,分析归纳涉黑案辩护观点及答辩意见110余条,并先后调整庭审预案18次。
庭审中,面对被告人避重就轻、当庭翻供和49名辩护人的剑拔弩张,徐英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地指控,通过多媒体充分展示了该案的证据链,对辩护律师提出的辩护意见,逐一予以反驳,同时还针对各罪名进行综合阐述,向旁听群众说明该组织违法犯罪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彰显检察机关扫黑除恶的决心。连续十七天的庭审之后,该组织骨干成员、一般成员都受到了法律应有的制裁。
“火眼金睛”追诉漏犯
作为一名公诉人,不仅要在法庭上与被告人斗智斗勇,更多的时间是在与案卷和当事人打交道。在徐英看来,每个案子都是一个未完待续的故事,公诉人要做的,是保持客观、公正的心态,去给每个故事划上应有的句号。发现案件线索和遗漏要去补充,去查证,这或许会很麻烦,但公诉人就是要切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公平公正,不纵不枉。
徐英曾接手一件普通的非法持有毒品案,该案案情并不复杂,本可将毒品持有者常某一诉了之轻松结案。但在审查证据时,徐英敏锐地发现,案件中还有不少疑点没有解开,很可能这起普通案件背后藏有案中案。根据常某口供,毒品是从一个叫“天哥”的人手上购买的。在案发现场,公安机关抓获了“天哥”的司机小汤,但未对小汤采取任何强制措施,亦未对“天哥”采取进一步侦查行动。全面分析证据后,徐英认为,“天哥”和小汤均存在贩毒重大嫌疑。鉴于此,徐英要求公安机关对常某手机通话记录及短信内容进行固定,并第一时间发出建议函,要求公安机关追捕“天哥”及小汤。
然而,追诉的过程并不顺利,“天哥”到案后,以什么都不知道,不在案发现场等理由对贩卖毒品的事实全盘否认。一时间,案件办理陷入僵局。难道就这样放过“天哥”?如果“天哥”拒不认罪,在“零口供”的情况下,证据是否能达到确实充分的程度?反复梳理案情后,徐英立马调整工作思路,决定以小汤作为突破重点,对其供述进行固定后,再攻克“天哥”。
于是,徐英多次前往常某服刑的监狱,尽可能全面清晰地掌握案发时的各种细节。在大量的案件细节和证据面前,小汤的心理防线被击破。徐英趁热打铁,对关键证词进行固定,使小汤与常某的供述在定罪的关键事实上能够相互印证,进一步夯实证据,完善证据链。尽管在之后的办案过程中,“天哥”依然坚持“零口供”,但完善的证据链让其逃无可逃。最终,法院全面认同了检方指控,“天哥”和小汤分别获刑。
“作为公诉人,我觉得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非常重要,要有敢于负责的勇气,因为你所代表的,不只是个人,你是以人民的名义,作为一名国家公诉人,代表国家指控犯罪。”对于办案,徐英如是说。
勇于探索打造亮点
在承办大量案件的同时,徐英也积极参与硚口区检察院各项亮点工作的探索实践。
在认罪认罚试点工作中,她参与拟定了硚口区检察院与区司法局、区法院会签的《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协调律师工作站在该院挂牌,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案件办理提速增效,认罪认罚的“硚口模式”得到了省、市院的充分肯定。她所办理的一起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案件被最高检评为“检察机关适用认罪认罚典型案例”。
“智慧公诉”试点工作中,她又积极参与,提出50余项优化意见,完善智慧公诉辅助系统。后来,该系统参加了高检院组织的全国检察机关智能辅助办案系统首批测评,取得测评专家的好评。
“业精于勤”苦练内功
在同事们眼中,徐英是一位“获奖专业户”。参加工作以来,她多次在省市级竞赛、评选活动中脱颖而出,先后获得过“武汉市十佳公诉人”“湖北省十佳公诉人”“第三届武汉市检察机关维护公平正义十佳检察官”“湖北省政法机关正风肃纪好干警”等荣誉称号,被湖北省人民检察院、中共硚口区委分别记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对于这次徐英获奖,大家觉得毫不意外,实至名归,对她来说是“so easy”。但只有徐英自己知道,成绩的取得并非一朝一夕,“获奖专业户”来自于日常点滴积累和繁忙的办案之外。
平日里,徐英特别注重学习和积累。在她看来,办案是公诉人的本职工作,而各种学习、竞赛则是加压充电,通过竞赛不仅可以拓宽视野,补齐短板,还能磨炼意志,增强自信,特别有利于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对徐英而言,全国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与其说是一场高手的对决,不如说是一次历练、学习和升华。由市级“优秀公诉人”成为省级“优秀公诉人”,历经突围,最后才能来到全国赛的赛场。在这个赛场,要与132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公诉精英同场PK,先后经历办案质效考评、认罪认罚案件实务笔试、刑事检察业务笔试、刑事检察业务答辩、模拟法庭论辩和决赛六个比赛环节,整整六天的高强度比赛,难度不言而喻。
“我觉得竞赛不是目的,以赛代训,提高业务能力水平更为重要。一路走来,遇到一个个强大的对手,每一次相遇过后,都是成长。”平和的心态,过硬的业务素养让她在这个赛场过关斩将,最终获得“全国优秀公诉人”荣誉称号。
“检察官,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能够将检察制服穿在身上,将检徽别在胸前,代表国家指控犯罪,这本身就是莫大的荣耀,希望自己可以坚守初心,不辜负这份荣耀。”
十二年光阴如白驹过隙,徐英始终用踏实的态度践行着最初的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检察干警、一名优秀的公诉人。
责编 郝硕
编审 花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