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为树立典型、弘扬正气、振奋精神、鼓舞斗志,营造“人人是榜样、人人学榜样”的浓厚氛围,更好地推动检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特推出党员干部系列故事,选登优秀工作札记,分享历程,展示风采。在“七一”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向各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党员们致敬!
谭孟黎,198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系汉阳区检察院机关党委副书记、三级调研员。2018年初,他作为驻村工作队长和第一书记入驻江夏区山坡街大咀村。他始终牢记组织嘱托,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深深扎根在大咀村这片勤劳的土地上,以党建为引领,健全规章制度、发展集体产业、开展司法护航,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奔向全面振兴新征程。
注重党建引领
“工作好不好,关键看作风”。初到大咀村,谭孟黎就决心通过抓党建来带动乡村振兴。为此,他从自身做起,在自觉带头加强学习的同时,要求工作队和村两委建立每周集中学习制度,坚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系列论述,传达学习上级的重大决策和工作要求,集体研究部署村级重点工作,着力提升政治修养和政策把握能力,促进大咀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提升。他积极策划组织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带头讲授党课,丰富党日活动内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调动党员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激发党员干部主动作为为民服务的热情。
倾尽真情为民
摸清家底、找准“穷根”,方能分类施策、确保实效。为了动态掌握村民情况,了解第一手资料,谭孟黎在落实“五级书记遍访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等政策时,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沟通请教、拉扯家常、嘘寒问暖,短短数月他就对村里的情况烂熟于心。他坚持定期走湾入户,大力宣传精准扶贫政策、脱贫攻坚故事,引导脱贫户转变观念,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他详细记录脱贫户的基本情况、收入来源、致贫原因和真实愿望,因时因户发展家庭养殖业和水产捕捞业,为他们提供鸡苗、猪仔和渔网等生产物资,并协调组织爱心企业和机关干部消费扶贫;他积极鼓励对有劳动力输出意愿的贫困户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提供培训经费并联系相关企业,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针对有实际困难的贫困户,他设身处地为其筹措资金,帮助贫困户完成房屋修缮,获取医疗救助。在他的带领下,制定村集体脱贫规划,依托资源优势,建设鱼塘、冷库项、蔬菜基地等集体项目,实现村集体增收,极大改善村集体经济状况。
化危机为转机
疫情期间,大咀村很多村民无法外出,很多贫困户的吃菜成了问题。在得知这一情况后,谭孟黎非常着急,多次与村两委干部协商。原来,大咀村有一片200余亩的土地因疫情而闲置,在倾听村民心声以及实地勘察该片荒地之后,他和村两委决定把荒地变成“共享菜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他们从江夏郑店蔬菜基地引进了近3万棵蔬菜瓜果种苗,组织村民刨地除草,栽种了100多亩的蔬菜瓜果种苗,其中的速生菜顺利解决了疫情期间村民吃菜难的问题。种下的瓜果蔬菜年年丰收,不仅丰富了村民的“菜篮子”,还为村集体和贫困户创造了收益。
法治护航脱贫
作为一名检察干警,谭孟黎把送法下乡和法律援助作为对口帮扶的附加科目,并重点帮扶涉法贫困户解决法律问题。“感谢谭书记教我用法律武器维护了合法权益。”大咀村残疾脱贫户殷大姐在拿到了她的补偿款后如是说道。54岁的殷大姐原本在纸坊街一家加工厂工作,生活简单而舒适。2014年11月,由于工作时不慎发生事故,殷大姐双手手掌被切断,被评定为3级肢残,丧失了劳动能力,一家人也丧失了大部分收入来源。事发后,工厂老板对于善后赔偿问题一直诸多推脱,赔偿款长期拖欠未付。谭孟黎在得知殷大姐的遭遇后,一方面积极向单位汇报情况,争取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金;另一方面,他和驻村工作队员多次陪同殷大姐到江夏法院了解案件办理情况,通过法律程序加大催缴欠款力度,最终殷大姐顺利获得赔偿款。
在驻村工作的四年间,在这个从陌生到熟悉的村庄,谭孟黎目睹了大咀村日新月异的变化。他将不忘葆有共产党员先进性、退伍军人热忱性、检察干警担当性,坚持以服务群众为根本,持续为群众增收致富谋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