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色彩风格

        保检文苑丨乒乓球乐事

        【字号:      时间:2022-02-23      

         

          

          差一点我就代表单位参加了全县乒乓球比赛。 

          虽然我打乒乓球才半年。说起这个,并不是夸自己的球技有多高超,纯粹是敬佩自己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孤勇,单骑横刀的江湖侠士既视感打动了自己。 

          初次接触乒乓球是在上班后,单位的健身房给足了硬件。外地人的我们有了八小时之外的好去处,尤其是在夏天,一群人簇拥进健身房乐享着运动分泌的多巴胺。 

          乒乓球室在器械室的另一侧,偌大的房间里有两张球桌,高大上的环境和刚拿球拍菜鸟的我们形成了强烈反差。 

          我的第一个陪打员是曹志赟,彼时连队友都算不上,因为我不具备成为队友的技术,从握拍到发球,刺啦啦地昭告着我是乒乓球这项运动等着入门的人,完全的门外汉。 

          “你拿横拍,发球时不要在台子上磕,直接用球拍发球。”曹志赟因此成了我打球的第一个师傅。我按照她的动作开始了第一次练球,在旁边台子上和我同样菜鸟的张奎和郭许,一边嘲笑我,一边偷偷学师。 

          似乎任何东西刚学会时总是兴致极高,就像有人笑刚学会开车的人,恨不得上个厕所也要开车去是一个道理。那一周中午、晚上,一吃完饭就去乒乓球室打卡,从未间断。虽然七天时间用从未间断来形容略显夸张,但却是我们当时打球热情的真实写照。 

          七天之后,打乒乓球不知被什么原因搁置了,应该是工作,毕竟除了这个,谁能抵挡住对运动的热爱呢。 

          乒乓球的记忆再次被衔接上是2021年3月,昔日有过一周球缘的伙伴不是转隶去了纪委,就是中午要回家吃饭。好在爱好此项运动的人真挺多,乒乓球室总能支起场子。 

          我拿着球拍站在台前的样子,终于让人以为我是专业的了。虚张声势的我在两个球后被看出了真实水平,好在这次陪打员是姜建伟,并没有因为实力悬殊而嫌弃我的球技,至少面上看不出来。他打球时和他工作时一样,沉稳大气而又出其不意。总是云淡风轻得挥着拍子,打出的球快而急,6个球一回合,我基本上在6秒以内被KO,没错,是0:6的这种。 

          吴勤的乒乓球入门和我应该算的上同一时间,她拿竖拍,不知道师承何方,她擅长推球,而且毫无章法的那种。就是通过她的手势,根本无法判断出她的球势,或者说她根本没有所谓的手势,因为所有打球的人都见证了她接球发球时手如挽花。我曾问过她,她每次接球后是算好了球的方向吗,她说她自己从未想过,只是想着把球接过去。她的回答让我顿悟,原来毫无章法就是她的章法。 

          宋梦来打球被我们全体戏称他是国手训练标准姿势,半蹲的马步,挥动的大臂带动小臂,几乎接每个球都是一样的动作,甚至连手臂间的夹角都不曾换过。喜欢拉长球的人最喜欢和宋梦来交手,我分析了下,可能是因为不用一直捡球,一个回合可以对打十几手那种。 

          陶宏喜欢抽球,她是那种基础深厚的,抽球时总是伴有配套的动作,和她同台竞技总要有相当水平的才接得住球。 

          姜家肖打球比较刁钻,他总能把球赛打出二人小品的搞笑效果,谜之一手的是他一跃登台的扣杀,那次所有人都看到了球桌上的脚印,却不知他是怎么瞬间完成的整个动作。 

          曹玉飞打球中规中矩,他球技比我好,却也在不同对手间学习新打法。 

          总之,各个都很厉害,都比我厉害。 

          然而,打球之人都喜欢棋逢对手、旗鼓相当,这样才有打球的乐趣。所以最开始的那一个月,我是属于备选型球友,在交手中,准确说在被虐中,我感觉不到打球的畅快,只剩不停捡球的无奈。 

          也许是为了能减少捡球次数,也许是为了挽回被虐时的尊严,抑或是真的想提高球技,每天中午所有人打半小时后下楼休息了,我就拉着水平相差不远的吴勤打延时赛,每天中午练习45分钟。此时,几乎没有间断的前缀变成了三个多月。 

          当有人感叹我球技进步时,我也体会到了打乒乓球的乐趣。姜建伟开始教我发球、反手抽球、打低球,不厌其烦地对我进行喂球训练。宋梦来教了我标准的接球姿势和保持不变的手臂夹角。陶宏姐开始用她的抽球绝杀提高我实战经验,曹玉飞和姜家肖和我打球时,我也偶有胜局。 

          而吴勤一直是持续陪我加时练习的那个人。从三月到八月。 

          有一次我打败了陈朝晖,他说县里有乒乓球比赛,问我要不要参加。我不知他的问题是对我水平的肯定,还是纯粹完成工会任务,但是那一刻,我就毫无畏惧地报名了。 

          那天开始,我成了单位唯一一个报名参加全县乒乓球比赛的人,也是那天中午开始,所有的乒乓球高手们,开始对我轮流集训,“你就是全村的希望”这种被寄予厚望的感觉让我越发努力,也更爱打乒乓球了。 

          我做足了一切准备,结果却无缘参赛,因为临时的出差任务和比赛撞档了。 

          比赛没打成,我的球技和三月份已然不可同日而语了。 

          “我发现你打球有天赋。”陶宏姐开始夸我,我也是顺杆爬的人:“没有没有,唯熟练尔。”故作谦虚下满满的凡尔赛味道。 

          从陪我打到需要认真和我对打,我渐渐地找到了之前只能从字面上理解的球感,也感受到棋逢对手的畅快。现在的我竟然也成了雷阳阳乒乓球的入门榜样,听说我进步神速的她,也从磕碰发球开始加入了我们,一句评价她球技的“你的进步空间很大”,仿若当时刚拿球拍的我,我俩相视一笑,因为起点低,所以进步空间大的了然。 

          13楼的乒乓球室,成了我们工作解压的地方,成了我们可以边运动边说笑的地方。 

          乒乓球,带给了我对可控之事付诸努力后有收获的成就感。